

近日,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第二批最佳实践名单公布,文成县检察院推报的“法检联动跨区域生态司法保护助力‘五水共富’”项目榜上有名,获评“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第二批最佳实践”。
近年来,文成县检察院立足检察公益诉讼等职能,积极倡议推行法检联动跨区域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牵头与瑞安市、泰顺县三地法院、检察院会签实施意见,“三地六院”坚持“全流域协同、跨区域司法、社会化治理”理念,共同开展温州“大水缸”司法守护行动,助力当地水安全、水经济发展,为飞云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相关做法被多地借鉴开展跨区域生态共治,并获《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
三地“三地六院”共建跨区域大监督环境共建跨区域大监督环境三地六院”共建跨区域大监督环境地六院”共建跨区域大监督
2020年10月以来,文成县检察院牵头与瑞安、泰顺三地法院、检察院共签《关于建立飞云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制定13项工作机制,在文成召开首次联席会议,温州市级法检及市珊管办等单位应邀参加,共同启动飞云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行动开展以来,依法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0余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0余件,收缴生态修复金近70万元,清除跨区域倾倒垃圾8万余吨,恢复农用地面积8千余平方米,推动病树整治近20万株,珊溪水库区域内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切实加强。
“检察+”构建全域性大治理格局
文成县检察院推动召开县委检察工作会议、府院联席会议,促推文成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检察公益诉讼的机制,会同县政府、县法院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府院协作治理机制,并对2018年以来文成县生态环境法律监督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调研分析,获文成县长批示肯定。后在府院常态协作基础上,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检察机关与行政部门良性互动充分彰显。此外,积极引进“外脑”和“前哨”,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公益诉讼观察员,选聘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提升公益诉讼办案专业化水平。
科技赋能提升水生态大执法水平
飞云江支流多、面积大,纯靠人工巡库发现问题难,为加快推进水源地保护执法与司法的深度融合,文成县检察院依托500万元建设的温州市“数字珊溪?智慧监管”系统,充分利用其“智慧管理”“智能调度”“及时预警”等功能,可24小时监控流域内违法行为。通过数字化收集和可视化管理体系,检察官能够快速、高效、精准监督,截止目前,文成县检察院利用该系统案件线索30余条,立案10件,向瑞安、泰顺院移送线索10条。
延伸触角优化社会化大管理体系
文成县检察院牵头开展的温州“大水缸”司法守护行动被温州市院列为2021年“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入选2022年温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其中协同温州市院办理的飞云江流域“三无”船舶安全监管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被评为全省公益诉讼类精品案件,并获省院检察长批示肯定。
在强化犯罪打击的同时,文成县检察院也积极关注生态修复,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非法占地、非法毁林、松材线虫病泛滥等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问题系统解决。同时,撰写的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法律监督报告并被评为全市优秀法律监督报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相关做法获省院副检察长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