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法治报
女检察官走上讲台 全力筑起“花篱笆”
2019年11月,文成实验小学徐村校区,一堂特殊的课程正在进行。“背心、短裤遮住的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随便触碰……”林爱武检察官娓娓道来,我坐在台下,和孩子们一起认真倾听。作为刚入职文成县人民检察院的新人,那是我第一次跟着林检察官走进她的课堂。
她在公诉人席上从容不迫,在讲台上和蔼可亲,我这个“检察新兵”心生敬佩,是什么让她在临近退休的年纪如此坚定地成为一名“性教育”志愿者讲师?“从事检察工作多年,我发现,不少儿童面对性侵害时,连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更不用说寻求帮助了。”林检察官对我说,“如果有人告诉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有些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这句话像根刺一般扎进我心里。在文成,许多侨民漂洋过海讨生活,隔代监护的老人带着孩子在深山里守着祖屋,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竭尽全力。“性”,一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正是这样的现实,促使林检察官先后考取了防性侵安全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志愿者讲师资格,开始了从“事后惩处”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此后,我总能看到她匆匆赶往学校的身影。
她总说:“给留守儿童讲课,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话。”于是,给幼儿园孩子上课时,她会抱着“勇敢的娃娃”让孩子们触摸:“这样抱抱是温暖的,这样碰碰就要说‘不’!”面对初中生,她就捧着3朵玫瑰花,带大家玩“摘花瓣”游戏,每片花瓣都代表一种自我伤害的场景,“酗酒”“打架”“抽烟”……通过花瓣的凋落警醒孩子们“伤害自己的行为不可取”,要让青春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随着课程反响热烈,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邀请林检察官前往授课。但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为此,她联合政协委员,以提案形式呼吁全县重视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同时积极组建专业的志愿者团队。去年春天,“文成花篱笆分队”正式成立了,志愿者从1人发展到6人,授课范围和课时数成倍增长。
我由衷地替她感到开心。5年多来,她秉持“每月至少走进一所学校”的初心,即便工作再忙,都会尽量安排出时间前去授课。如今,“文成花篱笆分队”已走进52所学校、24个乡镇社区,向万余名孩子授课。

如今,当我再看到她站在讲台上时,法治教育的意义变得更加具象。我将这份力量融入宣传工作,用文字传递法治力量,让“花篱笆”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为侨乡儿童撑起更坚实的法治晴空。
(本文经由文成县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孙丽纳口述,温州政法融媒体叶戋整理。)